永利博彩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全省分析

上半年四川省畜牧业生产保持快速发展

日期:2003-07-14 16:46 来源:
【字体:

  一、主要畜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调整农业及畜牧业内部结构,围绕市场抓生产,依靠科技促发展,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节粮型和高效益型牲畜的饲养,加快了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步伐,使我省上半年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促进了农民增收。

  今年上半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336.2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5.25万吨,增长8.1%。其中,猪肉241.45万吨,增加13.60万吨,增长6.0%;牛肉10.24万吨,增加1.44万吨,增长16.4%;羊肉11.07万吨,增加1.92万吨,增长21.0%;禽肉66.72万吨,增加8.30万吨,增长14.2%;兔肉6.48万吨,增加0.96万吨,增长17.3%;禽蛋产量57.15万吨,增加5.46万吨,增长10.6%;上半年全省牛奶产量更是大幅增加,达16.7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41万吨,增长25.5%。

  肉类结构进一步优化,继续朝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3.3%下降到71.8% ,降低1.5个百分点;牛羊肉产量及禽兔肉产量所占比重则分别由上年的5.8%和20.6%上升到6.3%和21.8%,分别上升0.5个及1.2 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全省21个市州的肉类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有资阳(15.8%)、广安(13.9%)、巴中(13.3%)、乐山(12.7%)、阿坝(11.0%)、遂宁(10.7%)6市州;增长5%-10%的有广元(9.9%)、内江(9.7%)、成都(9.4%)、凉山(9.4%)、自贡(9.2%)、雅安(7.5%)、宜宾(6.5%)、眉山(5.7%)、达州(5.5%)9市州。

  二、畜禽出栏增长迅速,出栏率提高

  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出栏肉猪3300.3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177.71万头,增长5.7%;出栏牛82.30万头,增长11.1%;出栏羊696.01万只,增长17.8%;出栏家禽42482.07万只,增长12.5%。

  同时,畜禽饲养周期也在不断的缩短,养殖效益提高。猪、牛、羊出栏率分别由上年同期的59.68%、0.81%、0.56%提高到61.61%、0.92%、0.63%。分别提高了1.93个、0.11个、0.07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生猪作为我省畜牧业支柱产业,21个市州的肉猪出栏都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有巴中(14.7%)、广安(12.5%)、资阳(13.3%)3市;增长5%-10%的有广元(9.0%)、内江(8.9%)、凉山(8.9%)、攀枝花(5.7%)、成都(5.7%)5市州。

  三、牲畜存栏增加,后期形势看好

  畜产品作为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项目,随着WTO的加入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我省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上半年的统计结果看,我省畜牧业不仅实现了畜产品的稳步增长,而且牲畜存栏继续增加,后期发展看好。上半年末全省生猪存栏5425.0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135.93万头,增长2.6%。其中能繁殖母猪472.71万头,增长4.7%;仔猪1163.86万头,增长8.5%。现在生猪的出肥期一般在5个月左右,照此推算,由于能繁殖母猪和仔猪的快速增长,将使下半年肉猪出栏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上半年末牛存栏1123.19万头,增长2.4%;羊1821.63万只,增长8.7%。其中山羊1390.24万只,增长11.5%;绵羊431.39万只,增长0.6%。

  四、上半年畜牧业生产保持全面快速增长的原因

  1、上半年畜牧业取得较好成绩,主要是各地在攻质量的前提下,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畜牧业发展的政策,采取不同措施鼓励扶持养殖大户的生产,并与大户签定各种优惠合同,保护其养殖积极性。同时各地从科技上下工夫,大力抓好畜禽良种工程,积极发挥科技示范带头作用。如生猪生产中发展了以遂宁高金、井研县食品公司、成都新希望美好、眉山金锣、内江福润、腾飞、兴发、任远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建立了10个出口猪基地县,并大力推广DLY三元杂交品种。肉羊则以28个肉羊基地县为主,在各地推广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及其杂交改良。如资阳市以澳士达公司为龙头,2003年计划达到年屠宰加工100万只山羊,3年后出栏山羊达到400万只。肉牛在53个丘陵县建立优质肉牛育肥基地。奶业以成都、德阳、绵阳和眉山、乐山、雅安两线以及攀西一片为主建立奶牛产业带。如眉山市东坡区每年财政安排100万元资金,对发展奶牛有突出表现的单位、业主、乡镇进行奖励;仁寿县每发展一头奶牛补贴农民500元,奖励乡镇50元。此外家禽中加大四川白鹅等优质地方品种的推广;肉兔推广卡齐兔和齐兴兔等,加大市场占有率。

  2、畜产品销售形势较好。现今居民的消费中粮食不断减少,肉、蛋、奶消费逐步上升,市场对畜牧产品需求增加,尽管前段时间“非典”疫情对畜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在全省开通“绿色通道”,减少了因“非典”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德阳广汉市的家禽业和禽苗生产,由于受“非典”的影响一度造成无人购买,使价格曾经跌落到每只禽苗只有0.2元的地步,但由于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价格得到迅速的恢复。随着疫情的缓解,各地畜产品市场价格逐渐回升,暂时的价格下跌未影响到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同时畜产品饲料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使农民的养殖效益基本没受影响,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畜牧业的发展。

  五、蚕茧生产出现下滑

  据统计,上半年全省蚕茧产量为29002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719吨,减5.6%。主要是主产区减少幅度较大所致,据部分主产区反映,蚕茧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两年蚕茧价格下降,农民养蚕积极性不高,部分地方还出现了毁桑现象。如内江市资中县反映,该县的银山镇原有桑树1600亩,现仅存800亩;另一重要原因是由于受到血液脓病等病毒的袭击,使产量大幅度减少。正常情况下一张蚕种可产蚕茧近30公斤,而今年一张蚕种好的只产15-17公斤,差的甚至少至几公斤。

相关信息:

十大正规买球网站 IM体育 澳门威尼斯人app 网赌平台 网赌平台 IM体育试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