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省各地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品种布局,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同时积极抗御病虫等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小春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据各地上报实产永利博彩显示,我省2003年小春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较上年明显加快。全省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32.58万公顷(4989万亩),比上年减少10.51万公顷(158万亩),减3.1%。
分作物看:粮食作物175.12万公顷,比去年减少14.52万公顷,减7.7%,所占比重由去年的55.3%下降至52.7%,降低2.6个百分点,比2001年下降3.8个百分点;油料作物80.75万公顷,增加3.23万公顷,增4.2%,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2.6%上升为24.3%,提高1.7个百分点,比2001年提高1.9个百分点;蔬菜、瓜果类45.81万公顷,增1.4%,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3.2%上升为13.8%,提高0.8个百分点;药材3.65万公顷,增14.9%;饲料作物18.05万公顷,增0.2%。
分类型区看,作为我省粮食主产区的平原地区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最低,只有37.4%,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而经济效益较高的油料作物及蔬菜、瓜果类作物所占比重则达到47.6%,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地,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分别为54.8%和56.8%,各下降2.8、3.2个百分点;攀西地区占65.6%,所占比重与上年持平;民族地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高达78.7%。
二、小春农作物单产普遍提高
近几年来,各地针对耕地面积不断下降,播种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一方面指导农民在种植业生产中不断引进优良品种,扩大优质品种种植面积,优化农作物的品种结构,今年我省优质小麦播种面积达到39.76万公顷(占小麦面积的31%,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7.29万公顷,增长22.5%,;优质油菜籽50.67万公顷(占油菜籽面积的62.9%,提高11.2个百分点),增加10.68万公顷,增长26.7%。另一方面积极改进栽培技术,组织充足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较好地增强了农作物抗御病虫害的能力,为农作物单产的提高提供了可靠保障。据上报永利博彩汇总显示,今年我省小春粮食单产每公顷3541公斤,比上年增加76公斤,增长2.2%。其中:小麦3800公斤,增加105公斤,增长2.8%;大麦3895公斤,增加106公斤,增长2.8%;碗豆2050公斤,增加89公斤,增长4.5%;洋芋3390公斤,增加125公斤,增长3.8%;油菜籽1935公斤,增加63公斤,增长3.4%;药材2579公斤,增加378公斤,增长4.3%。
三、粮食总产量减少,但小杂粮保持增长
今年我省小春粮食作物在播种面积比上年多减少7.64万公顷的情况下,由于措施得力,加之大部分地区气候适宜,病虫害发生范围较小,使单产有所提高,从而粮食产量仍达到620.09万吨(124亿斤),比上年减少39.98万吨,减5.6%。其中小麦487.64万吨,减少38.86万吨,减7.4%;大麦18.16万吨,减3.0%。
虽然小春粮食产量减产较多,但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小杂粮却持续增长。据统计,豆类54.07万吨,增加2.20万吨,增4.2%。其中,豌豆22.39万吨,增8.8%;葫豆31.65万吨,增1.2%;薯类58.41万吨,增0.5%;其中洋芋58.31万吨,增0.6%。
分地区看,增产的有南充(6.7%)、攀枝花(2.7%)2市;保产的有凉山(0.7%)、广安(0.2%)、巴中(0.1%)3市州;其余17市州均有不同程度减产。在减产的市州中,减产幅度在一成以上的有:雅安(-18.0%)、阿坝(-15.7%)、成都(-14.9%)、乐山(-14.6%)、资阳(-13.1%)、遂宁(-11.8%)、内江(-10.2%)等7市州;减产幅度在5%-10%的有:泸州(-8.7%)、德阳(-8.4%)、自贡(-8.0%)、甘孜(-7.3%)、绵阳(-7.1%)、眉山(-5.7%)等6市州;达州(-2.5%)、广元(-1.8%)、宜宾(-1.8%)3市减产幅度在5%以下。
四、油菜籽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省各油菜主产区由于狠抓“两高双低”优质杂交油菜良种推广和适期播种、早栽、早管秋发技术,加之在生长、发育、开花、结荚和收获期大部分地区气候比较适宜,病虫害也较少发生,使油菜的苗架、结荚数、籽粒数均保持正常,从而使油菜籽单产有所提高。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提高,使我省油菜籽总产量达到155.99万吨,比上年增产11.11万吨,增长7.7%,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分地区看,除雅安(-9.6%)、泸州(-6.5%)、乐山(-4.0%)、成都(-3.9%)、阿坝(-3.8%)、自贡(-2.6%)、内江(-1.9%)7市州减产外,其余14市州均有不同程度增产。其中,以达州(3.12万吨)、南充(2.07万吨)、德阳(1.23万吨)、广元(1.11万吨)、资阳(1.07万吨)5市增产最多,仅这5市的增产量就占了我省油菜籽净增量的77.4%。
五、蔬菜产量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之有较高的比较效益,从而推动了蔬菜生产的不断发展。与粮食相比,蔬菜只要适销对路,种植蔬菜的亩净收入一般是种植粮食的几倍,因此,农民都愿意种植蔬菜。今年我省小春蔬菜由于受气候及病虫害的影响,单产略有下降,但由于面积扩大较多,产量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小春蔬菜产量为1108.21万吨,比上年增产12.03万吨,增1.1%。
虽然小春蔬菜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成都(-3.0%)、德阳(-6.5%)、乐山(-2.1%)、资阳(-29.2%)蔬菜产量下滑较多,这4个市小春蔬菜共减少34.08万吨,而小春蔬菜生产正值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需求量大,加上这些地区的非农业居民集中,消费量大,蔬菜的减产导致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菜篮子。